365体育官网

首页?/?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衡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2-12-30
来源:衡阳市市场监管局

2022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围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大力实施质量强市和知识产权强市两大战略,推动创新发展和品牌建设;全面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坚决维护食品、药品、重点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四大安全”,守住了底线。

(一)落实“加减乘除”措施,市场主体发展提上了新高度。

作为牵头单位,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截至2022年底,全市净增市场主体9.27万户,同比增长21.15%,总量达53.09万户,居全省第二,其中净增企业2.11万户,总量达10.12万户;“个转企”1723户,均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年初设定的目标。一是做加法,合力攻坚。市、县两级政府分别成立了市场主体倍增工作领导小组,衡东、衡山等地明确县长为组长,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一盘棋”的思路,分解落实市场主体倍增任务,实现 “1+1>2”的组合效应。二是做减法,纾困减负。全面落实“两稳一保”工作要求,市局出台稳市场主体的“十条措施”,从价费检查、质量服务、知识产权项目培育和质押融资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纾困帮扶,直接减免费用3000余万元,撬动帮扶资金3.5亿元。三是做乘法,优化服务。推行“一网通办”“属地办”,打造“一件事一次办”的升级版,市场主体注册网上可办率突破90%,企业开办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深化简政放权,推进了市场主体“歇业”试点改革,祁东县开启“县乡通办”审批模式。四是做除法,打通堵点。按照“月调度、季讲评、年考核”要求,对市场主体倍增工作定期督导、形成问题清单,精准施策、跟踪问效;开展政策宣讲“入园进企”行动,全面消除惠企政策落实的“级差”和“温差”,充分释放政策“红利”。

(二)坚持“五个一”要求,事中事后监管进入了新常态。

聚焦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的目标,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坚持一体联动,协同配合有力。调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新增民政、城管执法、人防、地震4个部门,完善了“同级部门横向联通、各级部门纵向贯通、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跨部门、跨区域协作机制。二是坚持一码护商,审慎包容有度。落实企业赋“码”保护机制,全市共13903户企业、1193家行政事业单位入驻赋“码”平台,累计录入用户46766人,双随机赋“码”检查3200余次,任意性、重复性执法检查大幅减少。三是坚持一标贯通,随机抽查有方。研究出台双随机监管标准化体系,涉及4大块,55大类,236个具体项目实施标准。实现抽查任务完成率、抽查结果录入公示率、市县两级成员单位联合抽查率、部门内随机抽查率“四个100%”。四是坚持一网归集,信用监管有效。打通了省局业务平台与“信用衡阳”平台数据交换渠道,企业年报率达92.94%,对90470户企业实施了信用风险分类,全市共列入经营异常名录5994户,协助办理股权冻结101起。五是坚持一查到底,持证经营有序。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行业,开展整治养老诈骗、校外托管、自建房非法经营等专项行动,查处无证无照案件225起,罚没165.88万元,各类市场主体亮证照率超过99%。

(三)强化“四联动一规范”,知识产权工作形成了新经验。

贯彻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开展知识产权六大提升行动。全市专利授权433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92件,同比增长11.61%;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88件,三年接近翻倍;PCT专利申请30件,同比增长42.86%,全省第三;有效商标注册56533件。一是市县联动,落实创新责任。市本级安排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推出4大类23个种类136个知识产权培育项目,衡南县落实了省市县奖补资金200万元,高新区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二是校企联动,形成创新联盟。促进“产学研”融合,驻衡高校与企业合作攻关,取得重大技术突破35项;完成高校专利开放许可625件;上海交通大学专家团队来衡帮助企业布局高质量发明专利。三是部门联动,保护创新成果。多部门联合执法,办理专利、商标案件35起;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完成知识产权纠纷诉前调解11起;4家企业进入省级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及强链护链项目。四是政企联动,优化创新服务。成立衡阳市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中心,形成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3+1”体系;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突破3亿元。五是规范管理,激发创新动能。与市财政局联合印发《衡阳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项目审批、资金使用。对专利申请行为加强监管,建立了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白名单”,非正常专利申请撤回率达95%以上。

(四)实施质量强基”工程,质量强市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贯彻质量强市战略,夯实质量基础,打造衡阳品牌雁阵,我市2家企业获得第七届省长质量奖提名,12家企业获得第七届市长质量奖,创建湖南省工业质量标杆企业2家,申报工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5家。一是实施项目强基。国家油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南)获得批筹,打破我市国检中心“零记录”,将打造衡阳油茶产业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成功申报第11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试点项目1个;衡东土菜餐饮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省级验收,祁东县成功申建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缺陷产品召回分中心。二是实施监管强基。开展电线电缆产品、变型拖拉机、成品油等15项重点工业品和日用消费品专项整治,企业主动召回缺陷产品7.1万件;抽检2613批次,消费品总体合格率为92.62%,排名全省第二,全面规范了产品合格证管理。加强计量检定和认证检测市场监管,3家企业获得ISO9000体系认证证书。三是实施服务强基。加强培训服务,成功举办衡阳市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班;拓展宣传服务,开展了“实验室开放日”“质量月”等专题活动;提供专业服务,检定计量器具13万件,免征费用近700元,组织8支队伍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建立计量标准12项。

(五)筑牢“三品一特”防线,消费安全保障达到了新水平。

落实“五全一常态”工作机制,以处处留痕的执法网、环环相扣的责任网、时时在线的监测网、人人关注的舆论网,筑牢疫情防控、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品安全防线,全市市场监管领域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一是提升了食品放心指数。市委书记、市长带头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全市重点开展“守查保”、农村食品、网络食品等专项行动,排查整治食品安全突出风险;突出重点时段开展驻守巡查,确保不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针对重点品种开展抽样检测,完成食品抽检21930批次,食品安全评价性合格率在98%以上;结合疫情防控,加强冷链食品监管,查处问题进口冷链食品2372吨,衡阳县、常宁市获批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二是降低了药品风险系数。受省药监局委托,对药品生产、流通领域开展巡查;结合疫情防控,对“四类药品”加强监管,检查药械化生产经营单位9653家,排查了各类风险隐患;加强疫苗质量安全监管,及时推进疫苗国家监管体系评估工作,收集药械化不良反应及药物滥用监测报表12186份,有效保障了用药安全。三是防止了安全生产变数。着力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对商场、公园、景区、游乐场所、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等场所实施全覆盖检查,共排查整治风险隐患130余个。完善了电梯、气瓶等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进了城镇燃气管道和气瓶专项整治,严查充装“黑气瓶”、翻新气瓶等违法行为。

(六)加大“三抓三打”力度,综合行政执法取得了新成效。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市场治理现代化,对违法行为“零容忍”。一是狠抓大案要案查处,打击树大根深的违法窝点。办理了省局交办的价格案件2起,罚没3207万元;查处了多起传销窝点,向社会公开市场扫黑除恶典型案例15起;严查药品违法窝案,“陈某星等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疗器械案”被国家药监局列入了典型案例。二是狠抓热点问题整治,打击舆论聚焦的违法现象。开展自建房非法经营整治,立案53起;推进长江禁捕工作,移交案件线索14条;落实“双减”工作,整改校外培训机构110家。办结消费投诉6968件,立案91起,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117.57万元。三是狠抓重点领域监管,打击涉安涉稳的违法行为。结合各类专项整治和执法行动,查处广告、互联网、知识产权、食品、药械化、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案件255起。有力维护了市场秩序,营造了法治化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