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近五年财政工作情况
一、“十二五”时期衡阳市财政发展与改革情况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财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全市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四化两型”发展战略要求,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主动理财、科学理财、依法理财,攻坚克难,狠抓财政改革与管理创新,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十二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财政收入增加最多、财政实力提升最快、财政改革与发展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之一。2014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35.66亿元,比2010年增加122.33亿元,年均增长20.44%;财政支出达到405.07亿元,比2010年增加195.51亿元,年均增长17.96%。回顾“十二五”,全市财政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11—2014年,我市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分别完成153.93亿元、187.49亿元、211.88亿元、235.78亿元,2015年前10个月完成207.01亿元,增长12.03%,预计全年增长11%以上。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年均增幅增长较快。2011—2014年,我市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15个百分点。2015年前10个月增长12.0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87个百分点。二是收入规模不断扩大。2011—2014年我市财政收入跨越150亿元、200亿元台阶,2014年财政收入在 2010年的基础上实现了翻番。三是收入质量逐步提高。2014年全市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9.84%,较2010年提高1.86个百分点。2014年人均财政收入达到3228元,较2011年提高1180元。
(二)经济发展支撑得力。一是支持企业的发展,壮大支柱财源。落实各类财政优惠政策,支持重点项目,减免和抵扣规费,支持重点项目“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办理小额担保贷款,为贷款贴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聚集潜在财源。加大融资协调力度,确保重点项目的资金保障,支持来雁新城、滨江新区、二环路、船山东路、衡云干线、珠晖水厂、江东污水处理厂、松亭污水处理厂、南湖公园、幸福河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安排项目前期经费,用于重大项目的规划编制、包装策划等,支持了国家级高新开发区、综合保税区、松木工业园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等项目成功申报。三是推进城市建设,打造投资洼地。推进“三年塑城”计划,保障了衡州大道、船山东路、蒸阳北路、衡云快速干道、南岳机场等重点城建项目的资金需求,衡州大道全线贯通。支持开放型经济平台建设,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南岳机场建成通航,铁路口岸、公路口岸、无水港等项目稳步推进。同时,每年在城建预算中足额安排资金,不断加大城市管理投入力度。建立了城市管理市区两级政府共同管理的长效机制。四是支持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体系的发展。对获得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企业进行奖励,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转型。支持企业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等项目申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五是支持投融资平台做大做强。为投融资公司融资提供支撑性文件,指导公司与金融机构对接,积极向市政府提出建议和请示。通过努力,2011年-2015年市本级各投融资公司共到位融资资金576.1亿元(2011年24.9亿元、80.18亿元、2012年80.56亿元,2013年85.6亿元、2014年144.86亿元、2015年预计160亿元),融资到位数连续5年增长,每年平均增速达40%以上。
(三)民生福祉落实有力。一是民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民生支出2011-2015年累计达到1202.57亿元,从2011年的168.03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23.74亿元(预计数),预计年平均增长17.76%。二是民生保障标准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实现“十连调”,切实帮助市县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各级财政对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水平逐年提高。我市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三是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加大对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公用经费标准,中职免学费补助扩大到全部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推动“旬旬演”、“周周乐”、“送戏下乡”等活动开展,为市民送上文化大餐,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四是支持民生和环保工程建设。支持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为城市低收入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积极推进蔡伦大道、衡州大道、蒸湘路、蒸阳路、船山大道、湘江东路等道路两厢进行提质改造,推进“一江六路九桥”亮化工程,对36个城市易涝点进行排水改造。支持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市区6个空气环境质量自动检测站建成运行,可实时发布空气质量指数。
(三)政权运转保障有力。公用经费有保有压。一是稳步提高公务员津补贴,落实全省第二步、第三步规范津补贴政策,津补贴从人平16500元/年分别提高到2011年的人平21600元/年和2014年的人平28000元/年。二是提高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从2011年起,将纳入预算管理的全额事业单位人平600元/月的津补贴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并全额安排市直机关义务教育在职教师绩效工资和高中、职业中专离退休教师生活补贴,达到与公务员同等标准。三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提标,从2014年10月1日起,我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平基本工资(离退休费)增加300元/月。四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零基预算单位公务费标准从人平3000元逐步提高到人平8000元,全额事业单位运转经费从2014年开始按人平3000元安排,公检法包干单位从人均每年4.5万元提高到2015年的9.5万元。
(四)坚持深化财政改革。一是积极应对税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减税清费政策,继续推进“营改增”改革,取消、停征、免征和降标相应收费项目。积极认真测算,顺利完成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划分调整工作,有力维护了我市财政利益。加强财税改革调研,结合我市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经验,提出了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举措,并针对省直管县后县级财政运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县级财政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二是积极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全口径预算。从2011年起,首次将社保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等收支预算纳入市本级预算编制范围,2012年起又将政府性基金预算纳入预算编制范围,所有预算全部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着力构建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提高预算完整性和科学性。积极推动预算公开。率先在党政门户等网站公开“三公”经费预算,对涉及民生等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的监督。推行预算绩效管理,选择市本级重大项目进行预算绩效评价的重点项目,逐步建立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三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继续扩大国库集中支付的范围,2012年我市将市机关幼儿园、市救助站等46家预算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畴,完成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全覆盖,达到了省政府“所有预算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形成了新型财政资金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实现网络信息化,有利于从根本上保证财政收支信息反馈的真实性、准确性,财政资金拨付效率得到提高,单位用款更加快捷便利。四是完善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制度。根据《政府采购法》有关规定,对各单位申报的政府采购项目,认真审查立项依据及资金来源,特别是财政性专项资金,从严从细审查,坚持公开招标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严把投资评审关,出台《衡阳市政府投资评审管理办法》,对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实施联合监管,形成规范、高效的监管运行机制,五是积极开展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增强县级财权与事权完整性、协调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省级帮扶责任和管理力度,优化县域发展环境,增强县域发展动力,至 2014年底,全市所有县区已实现财政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资金往来、预决算、年终结算等五个方面与省直对接。
(五)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一是加强绩效评价,2012年,开展了农家书屋、尾矿库治理和社保救助3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并选择9个项目进行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试点。2013年,对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就业补助等5项省级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对市本级10个重大项目进行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试点。2014年,对市直标准化考点建设、城区通道绿化等10个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从2015年起,对所有市级重大专项资金都进行绩效评价。二是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建立健全管理制度。2014年先后出台了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公务接待、因公出国等“三公”经费管理办法,明确经费开支的具体标准,严格“三公”经费的报销程序,严控一般性支出规模,降低行政运行成本,2014年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单位“三公”经费下降42.69%。强化预算编制执行。从严从紧编制预算,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2014年明确规定各单位“三公”经费预算比上年预算压缩10%以上。三是强化财政资金检查。我局积极完善相关制度,每年都有针对性的制定检查计划,采取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和交叉检查相结合等方式,在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政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开展了会计执法检查、财政纪律专项执法检查、小金库治理检查等各类检查,有效地遏制了财经纪律违法行为。
二、“十三五”时期衡阳市财政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
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和平发展;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将会再上新台阶。从我市情况看,“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的步伐加快,是实现我市在中部崛起的重要机遇期。我市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强大的发展动力作保障;我市拥有丰富的煤炭、铁、铅锌等资源和富余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为我市财政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主体功能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较强推动力。
(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从财政收入上看,一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基础仍不稳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二是宏观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性因素较多。以往高耗能、高投入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中央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经济社会发展所依赖的土地供应、电力能源供应可能面临较为紧张的局面。同时当前物价高位运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短期内将持续,资金面较为紧张。三是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增收造成一定影响。所得税征收政策调整,营业税向增值税转型等税制改革对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增收造成一定影响。四是财政收入增长的难度加大。未来五年,财政收入不可能保持“十二五”时期年均20%以上的高位增幅。
从财政支出上看,一方面,“十三五”时期,我市将继续加强主体功能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城市快速交通路网和主干道提质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财政支出总量必将扩大。另一方面,社会需求由“生存型”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型”转变,教育、社保、医疗、环保等领域的资金诉求日益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需求十分迫切。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降低行政成本的任务依然艰巨,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面临更加严峻考验。
总体判断,今后五年是我市财政发展的关键时期。财政发展的任务光荣艰巨,面临的形势总体有利,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
三、2016年财政工作计划
(一)全力抓好财政收入。始终把收入征管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创新征管方式。要确保应收尽收,严厉打击和防范偷税漏税行为,突破传统的定税制等老办法,完善激励机制,创新科学有效的征管办法。二是调优结构。调优收入结构,提高税收占财税总收入的比重,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调优支出结构,支出向民生领域、重点领域倾斜。三是强化收入考核。报请市政府继续实行分季考核办法,严格奖惩兑现,各县市区、各征管部门也要相应制定考核办法,将奖惩措施落实到责任单位、责任人。四是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坚持依法征收,加强收入稽查力度,做到颗粒归仓。
(二)着力服务经济发展。突出财源培植,积极做好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工作。认真落实减税清费各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创造良好的财税、政策环境。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协调银行、担保公司和中小企业进行无缝对接。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支持作用,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支持培养新兴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发挥综保区、公路口岸等各平台作用,招好商引好资,为衡阳带来真金白银的效益。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环境,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和流通产业加快发展。
(三)努力支持改善民生。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把365体育官网财力投向民生领域,不断改善民生福祉。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机械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切实加大教育投入,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强市战略。着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体系,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实现养老制度全覆盖;加大力度,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支持建设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
(四)着力抓好财政管理。严格按照上级365体育官网结余资金清理精神指示,督促各单位将资金及时用于各项工作推动。继续稳妥推进预算公开,强化预算执行约束。推行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提高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积极发挥专项资金的实效。集中管理单位产权,建立健全办公用房调剂共享机制,探索公车社会化服务管理模式。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出台相关文件,选择项目试点,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对融资公司的财务监管,进一步完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强化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与控制,逐步建立嵌入业务流程的财政支出监督机制。
2015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