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9日讯(通讯员 张瑞)“原本以为要跑断腿的事,现在足不出户就办好了!”近日,在常宁市湘南纺织产业基地环保园区,双荣印染企业负责人的一句感慨,道出了众多入驻企业的心声。一股以“精准”的服务暖流,正悄然化解着发展的“硬骨头”,成为常宁市护航企业稳进提质的核心动能。
曾几何时,洗水印染企业环评、排污许可审批环节多、流程复杂,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
如何破题?针对洗水企业排污许可手续办理,常宁亮出了“一对一”专属服务牌,业务骨干化身“全程陪办员”,从材料准备到现场核查,代办到底、精准指导;面对印染环评“关卡”,则推出“一站式”服务,联合环保专家提供免费技术支持,助力企业高效通关。服务的“精准滴灌”,迅速疏通了发展的关键堵点。
优质服务的背后,是一套环环相扣、高效运转的协同机制。常宁成立工作专班,整合水口山经开区、商务局、科工信局、环保局、水口山投资公司等多方力量,建立“每日一报、每周一会、每月一评”制度,每日动态掌握企业需求,每周集中会商解决问题,每月评估服务成效,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服务格局。
企业的问题清单,就是服务的责任清单。常宁建立清晰的问题台账,对收集到的企业诉求实行“登记-限时办结-销号”闭环管理。一组硬核数据成为服务成效的最佳注脚:今年1-7月,累计解决企业诉求90余条,企业满意度达100%,实现“问题不积压、事事有回音”。
创新,是服务升级的不竭源泉。常宁创新优化营商环境“136”工作机制,探索“两官一员”协同服务模式,为每家企业配备专属“铁三角”:服务专员化身“跑腿员”,代办全流程非生产性事务,让企业轻装上阵、专注主业;项目警官当好“守护者”,及时处置涉企治安问题,筑牢安全屏障;驻企监察官则是“护航员”,维护公平环境,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这种想在前、干在前的贴身服务,让企业倍感安心。
“从落地生根到茁壮成长,总有专人保驾护航,这种服务让我们发展更有底气!”熙幕洗水企业负责人由衷赞叹。如今的湘南纺织产业基地,精准高效的服务如同无形的“基础设施”,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责编:周怡然
一审:周怡然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