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深化国企改革、优化国资布局的浪潮中,衡阳市松木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创新思维破局,通过资本合作与资源整合实现“港口经济”向“产业优势”的跃升。本文聚焦松木港与湖南省城陵矶港口集团的战略合作,剖析其如何借力政策东风,激活存量资产,打造湘南水运新枢纽,为地方国企改革提供了“港产城融合”的生动样本。
2024年4月29日,随着装载盐酸液体的槽车鸣笛启程,湘南地区首个危化品液体泊位在衡阳松木港正式投运。这标志着衡阳水运完成历史性跨越,更折射出国企改革催生的澎湃动能——通过增资入股实现与湖南省城陵矶港口集团的深度合作,衡阳市松木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松木投公司)正将130亩港区转化为撬动区域经济的战略支点。
▲松木港。
破局:资本合作激活“沉睡资产”?
面对复杂经济形势,松木投公司以“港口+产业+贸易”三位一体战略破题。2023年11月,在《湖南省港航整合和发展方案》政策指引下,创新采用实物资产作价出资方式,将松木港一期工程资产注入省港城陵矶集团,实现全省首个跨区域港口资产整合。
这一改革不仅盘活了存量资产,更通过持股合作构建起“城陵矶港”统一品牌体系,使松木港从地方码头升级为省级水运网络的关键节点。
攻坚:三重机制筑牢改革基石?
在改革推进中,松木投公司构建起立体化保障体系:法律团队全程护航,对增资协议核心条款进行合规性审查;建立“国资监管直通车”机制,实现项目尽调、风险评估等环节全流程透明化;同步实施人才赋能计划,引入港口专业化管理团队,使危化品泊位建设周期明显缩短。
正是这种“法务+风控+人才”的三维管控,让危化品储运资质审批、航道升级等“硬骨头”逐一攻克。
▲松木港规划图。
蝶变:港产融合释放乘数效应?
改革红利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运营成本下降的同时,港口年吞吐能力突破100万吨,危化品仓储周转效率显著提升。
更令人瞩目的是“港口经济圈”的成型——依托水运物流体系,周边20余家化工企业原料运输成本大幅降低,“衡阳制造”通过江海联运直达长三角,港区税收同比实现正增长。正如松木投公司董事长阳海波所言:“现在每艘货轮靠岸,带动的是整条产业链的脉动。”
站在新起点,松木港的航向愈发清晰。随着二期智慧港口建设的启动,5G调度系统、自动化装卸设备等新基建加速布局,这个湘南“出海口”正向着“长江经济带内河示范港”的目标扬帆。其改革实践印证:国企唯有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方能实现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质变升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