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助推生态环境保护。今年市政协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4个单位委派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小组,对“黑臭水体治理”“受污耕地保护”等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协商监督,以政协之为助力衡阳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
3000余名政协委员全员参与,助力解决环保问题
近两年来,市政协全面深入贯彻365体育官网生态文明思想,紧扣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聚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国之大者”,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政治责任,举全市政协之力推进“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政协系统3000余名政协委员、310家委员工作室全面参与到专项民主监督工作中,组建了界别监督组、专项监督组、委员工作室监督组和县市区监督组等4个监督组,实现委员参与全覆盖、乡镇街道全覆盖。
2024年,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更加突出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结果导向,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队就湘江水质、污水管网、黑臭水体整治、农村土地污染综合治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问题深入调研,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对口协商等多种形式开展民主协商监督,以问题督办单、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汇聚众智、广献良策、频出实招,积极助推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和人民群众集中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解决。
如针对农村养殖、面源污染等问题,市政协深入开展相关专项民主监督40余次,并与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多次协商,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的方式,推动养殖企业与新能源企业跨界合作,实现养殖场畜禽粪污沼渣、菌渣、农作物秸秆三者有效综合利用,让“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全市政协上下联动助推祁东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运营,滨江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市中心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完成;衡山县萱洲镇湘江岸线破坏、闲置猪场搬迁等难题,在政协委员的追踪监督下得到有效解决……广大政协委员用心用情参与,把履职答卷写在青山绿水间,使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聚焦不同生态环境领域关键问题,向4个单位委派民主监督小组
问题整改有“完成时”,生态保护永远是“进行时”,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是一场持久战。根据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和市政协2025年度协商与监督工作计划安排,今年,市政协紧扣美丽衡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继续走深走实,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4个单位委派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小组,分别聚焦不同生态环境领域关键问题开展民主监督。
其中,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民主监督小组主要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非耕地问题、矿区遗留问题整改、生态红线管控及违法用地整治等情况开展监督。驻市生态环境局民主监督小组主要聚焦中央及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秸秆焚烧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湘江流域环保工作、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及环境风险防控开展监督。驻市住建局民主监督小组监督领域包括黑臭水体系统治理、生活污水排放口整治、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情况等。驻市农业农村局民主监督小组监督领域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秸秆综合利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禽畜养殖污染等。
其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相关问题,则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模式查找问题。如借助数据平台,利用政协云App、提案办理信息系统及政府“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收集环境问题线索;开展实地调研摸排,针对重点区域(如工业园区、水源地)、县市区重点环保问题(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工作)以及季节性生态破坏现象(如秸秆焚烧)等开展实地调研摸排; 或是邀请职能部门、企业、专家、群众把脉问诊找问题,并组织开展专题会商协商沟通。
根据安排部署,各民主监督小组将根据任务清单及单位查摆的生态环境领域问题,按“提出建议—跟踪督办—评估问效”三个步骤全流程跟踪,督促派驻部门定期通报整改进度,切实增强民主监督针对性、实效性。同时,按照监督建议办理“三见面”制度(即办理前沟通、办理中协商、办理后反馈),实行“三查三看”工作法(即查整改台账,看销号程序是否规范;查工程现场,看治理措施是否落地;查群众口碑,看生态红利是否普惠),全面推动专项民主监督工作落实落地、提升质效。
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民主监督小组要“动真格、见真章”,通过认真“听”、仔细“看”、充分“议”、如实“报”、紧紧“盯”,围绕“说得对”下功夫,以更精准的监督助力解决环保问题,把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打造成更有质量、更有实效、更有影响的履职品牌,为守护好衡阳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贡献智慧和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